close
上次教學談完的鏡頭遠近,這次我們講的是畫面用色的與器材的實際操作,但以下內容的實踐都得必須自行摸索,而不是只有看看文本。
色光:
大致上常運用黃色(表現出溫暖祥和或曖昧)、紅色(危險將至的警戒)、藍色(憂鬱的內心)等,又可透過色溫(請見編按)作變化。
色彩:
少數的彩色電影早在40年代後就已出現(後代幫忙在黑白底片上染色、配樂的都不算),因此彩色電影通常不適合表達寫實風格,以免讓色彩喧賓奪主。
方位(傳達與情感的距離):
完全正對(Full Front)攝影機:主觀且親近觀眾、毫無阻礙的大方觀察
四分之一側面(Quarter Turn):客觀也較常用
側面(Profile):人物凝視左右方,客觀也較為疏離,角色對於他人旁觀毫不知情
四分之三側面(Three Quarter Turn):表達角色的反社會傾向與難以接近
完全背對攝影機(Back To Camera):拍攝者持旁觀的心態,比起四分之三的疏離感更能營造隱匿氣息
編按:色溫來源可包含自然光與燈光,自然光位於6500K便正常,5500K則偏冷,燈光在3200K算正常,3000K就偏暖(燈光最低可下探1800)
※如要逐字引用此文請註明出處並另行通知
備註:本文插圖如有侵權煩請告知,本站將會移除。
想看更多電影知識,歡迎訂閱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lore
歡迎課程洽詢、試映、邀稿:movielore5@gmail.com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