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光是會拍沒有用,還要有好的行銷手法才會讓觀眾進場,包裝也是門學問,因此以下「電影市場學」的一整套課程將會接連幾週帶各位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電影。
一.電影產業鏈的流程與通路:
開發、製作(約25億元,佔12.85%,包含創意腳本募資、拍攝、場景、導演、演員) →後製(約6億元,佔3.19%,包含沖印劇照、剪輯、字幕、轉錄、特效動畫) →發行(約60億元,佔30.04%,包含版權買賣/租貸/代理市場行銷/拷貝寄送錄影帶/檔期安排/周邊商品發行/DVD錄影帶發行) →電影映演(約108億元,佔53.92%,包含電影院、露天電影院、影展) Or大眾媒體(電視播出、碟影片出售、視聽中心、VOD隨選視訊或HBO On Demand、網路平台,其中電影台播膩的老片還可賣到泰國多賺一筆) →消費者
國際間的比較:
台灣:製作費佔80%,市場營銷佔20%,電影工業強國(如美國、中國等):製作費佔30%,市場營銷佔70%
二.我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:
國內電影製作公司呈多角化經營,收入項目包山包海,以電視節目、音樂MV、廣告製作為大宗(佔25.84%),其次為後製(佔10.69%)、場地與器材租貸(佔9.31%)、DVD製作發行(有時會分開進行,佔8.79%)、小型影展與試映映演(佔5.21%)、電影代理進口發行(佔4%)、漫畫與布袋戲電視節目代理(佔3.55%)、贊助(佔1.64%)、藝人經紀(佔0.52%)等。
被排除在外的金雞母則是個新興勢力,就是影城業者,將原先的戲院擴充做大,衍伸出飲食商圈,甚至有錢砸下兩億引進杜比系統,台灣影城的一些Know How操作手法都是向國外買來,達到外片八成,國片一成的黃金比例(陸片也才3%)。
※如要逐字引用此文請註明出處並另行通知
備註:本文插圖、文字如有侵權煩請告知,本站將會移除。
想看更多電影知識,歡迎訂閱粉絲團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lore
歡迎課程洽詢、試映、邀稿:movielore5@gmail.com